答: 依法修行,雖因為根性不同,不一定現生就達到見法的目的。但佛法對於法 的體悟,決不認為要實現於死後,或實現于來生,實現于另一世界。佛弟子的依 法修學,決不等到未來、他方,而要求現在的證驗。如現生都不能體悟得解脫, 將希望寄託在未來、他方,這過於渺茫,等于不能真實體驗的幻想。所以佛法的 中道行,重視「自知自覺自作證」。有人以為比丘的出家,為了希求來生的幸福,某比丘告訴他:不!出家是「捨非時樂,得現前樂」(雜含卷三八‧一0七八 經)。現前樂,即自覺自證的解脫樂。關于法的體見,不是渺茫的,不是難得的,如佛說:「彼朝行如是,暮必得昇進;暮行如是,朝必得昇進」(中含念處經 )。這是容易到達的,問題在學者是否能順從佛陀的開導而行。對於法的實證與可能,佛曾歸納的說:「世尊現法律,離諸熱惱,非時通達,即於現法,緣自覺悟」(雜含卷二0‧五五0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