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神教者以為德行的根源是神的,德行只是人怎麼服事神,人怎麼體貼神的意 思來待人,如離開了神,德行即無從說起。所以在神教中,不但人的德行變成了神的奴役,而迷妄的宗教行為,也被看為道德的,有價值的。釋尊的中道行,與 神教相反,從人與人──自他的合理行為,深化到內心,擴大到一切有情,無邊 世界。從人本的立埸,使德行從神的意旨中解放出來。『中含』『伽彌尼經』說 :「梵志(婆羅門)自高,事若干天,若眾生命終者,彼能令自在往來善處,生 於天上」。這種神教的祈禱,祭師的神權,佛以為,這等於投石水中,站在岸上 祈禱,希望大石會浮起來。實則我們前途的苦樂,決定於我們行業的善惡,決不 會因天神與祭師的祈禱而有所改變。所以說:「奉事日月水火,唱言扶接我去生 梵天者,無有是處」(長含三明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