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如意精舍
首頁
法師簡介
法會與活動資訊
2024心靈環保成長營
2023心靈環保成長營
2022心靈環保成長營
2020心靈環保成長營
2019心靈環保成長營
2018心靈環保成長營
線上讀書會
佛法概論
成佛之道
優婆塞戒經(第一冊)
優婆塞戒經(第二冊)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心經
百法明門論
八識規矩頌講記
佛法問答
學習資源
聯絡我們
如意精舍
首頁
法師簡介
法會與活動資訊
2024心靈環保成長營
2023心靈環保成長營
2022心靈環保成長營
2020心靈環保成長營
2019心靈環保成長營
2018心靈環保成長營
線上讀書會
佛法概論
成佛之道
優婆塞戒經(第一冊)
優婆塞戒經(第二冊)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心經
百法明門論
八識規矩頌講記
佛法問答
學習資源
聯絡我們
More
首頁
法師簡介
法會與活動資訊
2024心靈環保成長營
2023心靈環保成長營
2022心靈環保成長營
2020心靈環保成長營
2019心靈環保成長營
2018心靈環保成長營
線上讀書會
佛法概論
成佛之道
優婆塞戒經(第一冊)
優婆塞戒經(第二冊)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心經
百法明門論
八識規矩頌講記
佛法問答
學習資源
聯絡我們
提問六
提問五
返回成佛之道
提問七
第二章 聞法趣入 由聞知諸法......根具離邪見
何謂「向上一著」?
答: 禪宗有句話:向上一著,千聖不傳。
請詳閱聖嚴法師的文章。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131&cid=23&page=5
參話頭的方法非常單純,只有一句話頭,不需要思考其他的問題,禪宗稱之為「單提向上」。所謂「單提」,是只要提起一句話頭,不必思前想後,也不需要分析研究這句話頭;「向上」則是向上一著。向上一著是明心見性、是無上菩提心、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經見到無上菩提心的本性是什麼,也就是見到了佛性是什麼,叫做「向上一著」;若是執著煩惱、自我、分別心,就叫做「向下一著」。向上一著是進入第一義諦,向下一著則是進入第二、第三,甚至進入第四義諦了。
第一義諦是一實相印,是脫離言語、文字、思想,是「不可思,不可議」、「離四句而絕百非」的境界。所謂「四句」指的是:「正,反,反反,反反反」。以現代的邏輯而言,「正,反,反反,反反反」是相同的一件事,也就是說,無論從正面、從反面解釋是錯的,從正反兩面一起解釋也是錯的,所以是不可思、不可議,而不可思議就是向上一著。
向上一著既非有相,亦非無相,而是「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一般人經常處於第二義諦,或是第三、第四義諦之中,經常是向下一著,即使是在打坐參禪時,也是如此。所以要提醒自己,提起話頭是為了向上一著,在向上一著裡,沒有是非好壞,沒有善惡、大小、多少,是不可思議的境界。
龍樹菩薩說,從哪三處聞法?
答:1.從佛聞法。2.從佛弟子聞法。3.從經典聞法。
試述「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答:此方就是娑婆世界,真教體,真正的教體是佛說法的音聲。要得清淨必須聽聞佛說法的音聲。參考出處
http://www.goldwheel.org/data/201312HGc.asp
多聞正法有哪四類功德?
答:
一、由於聽聞正法,能知道諸法的意義、相貌跟分類。也才知道如何簡擇所應修習的法,依著善法修習。
二、由於聽聞正法,能遮止眾惡-內心的惡念、身語的惡行。
三、能制斷種種無意義的苦行,遠離無意義的苦行,正道修行。四、能如法修行,得涅槃解脫。
何謂應量器?
答:略稱應器。佛教修行者的食器,與法相應。即缽,一般又稱為缽盂。又此中的「應量」,有適應修行者的食量之義;即修行者的食量僅限於一缽。
聞法時應遠離哪三種過失?
答:佛在開示時,總是告誡聽眾說:「諦聽諦聽! 善思,念之!」因為如果聽法而不能如法,那就不能得到聞法的功德了。佛陀用兩個譬喻來說明聽法時應離的三種過失。
第一喻:以應量器承雨。在下雨時,用應量器,承受雨水,應離三種過失。
將缽或杯,倒覆在空地上,那雨水就進不去。譬喻聽法時不專心(如倒覆),有聽等於沒聽。
如缽或杯中友會之毒素,會染汙了雨水。譬喻雖然專心聽講,但心中有成見、有懷疑、有邪執,對所聽受的正法,不能生起功德,反而會引發邪見毀法的罪惡。
如缽、杯有裂縫,即使清淨無毒,還是漏得一無所有。譬喻雖無成見疑惑,但心中散亂、事務匆忙,不久還是忘得一乾二淨。
第二喻:播種喻。如在地上種植穀豆等。
落在砂石是不會發芽的。(不專心)
落在荊棘叢生的土內,即使發芽,也長不好、活不久。(與雜染心相應)
落在沃土,沒有雜草,但沒有深藏土內,不久就被鳥雀啄去了。(心清淨但雜事多,不久就遺忘了。)
三寶出現於世的主要目的為何?
答:佛說:眾生身有三病:老、病、死。心有三病:貪、嗔、癡。如來是為此而出世的。佛是大醫王,法是良藥,僧是護病者。三寶出現世間事為救濟眾生身心重病。
聞法時,可做何觀想?
答:
一、病想。無始以來就被身心重病所纏繞,生生死死,苦痛無盡。如果不覺得自己有病,或有病不想求醫,那就與佛法無緣了。
二、醫想。知道自己有病,不是一般人(外道)能醫治的。佛弟子(說法師)才是能治病的良醫。所以要親近善知識,恭敬供養。
三、藥想。法是佛陀開給眾生治病的藥方。如果聽經聞法後得到法藥,但不去依著法去修行實踐,就好像只讀讀藥方,卻不吃藥。病怎麼會好。
四、殷重療治想。生死大病,病入膏肓。幸遇良醫良藥,也要久服法藥,才能見效。
試解釋佛法如鏡的譬喻。
答:佛曾說過:我說的法,如鏡子一樣,是要你反照自己的。所以,我們要用佛法來檢視自己,有沒有種種過失,有沒有種種功德。聽聞佛法,是要做為自己修持的準繩,聽法而能見於實行,這是最重要的。
預入聖流所必備的四大條件為何?
答: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第一個法是涅槃,隨『法』行:隨順八正道而能證涅槃)
善知識應具備的條件為何?
答:
一、證德:指戒定慧三學修證成就。
二、教德:深入經藏,成就多聞,能開示引導學眾,進修大乘正道。
三、達實性:實性是正法的別名。由現證慧通達,或由聞思教理得通達。
四、悲愍:有慈悲心,能清淨為利益眾生說法。
五、巧為說:能善巧方便為眾生說法。
使師長歡喜的方法有哪些?
答:
一、隨力供養種種財物。
二、為師長服勞務。
三、照師長的開導教授去修行。
試述「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所謂善知識」。
答:佛的意思:親近善知識,可說圓滿清淨梵行,已經完成。
何謂八難?
答:八難指八種學佛的障礙。
前三種要離三惡道,若生在地獄、惡鬼、畜生三惡道,就沒有聽法的機緣。
四、不生在長壽天。
五、要生逢佛世或佛法住世時代才能聽聞佛法,若生在佛前,或佛法衰滅以後,就算得人身也無緣聞法修行。
六、要生於中國。
七、要六根具足。
八、不能生於邪見家庭或外道教區、外道家庭。
何謂長壽天?
答:無色界四天,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色界有無想天。這些天人壽命極長,沒有機緣聽聞佛法。
另外因為這些天道眾生的定力太強,想心非常微細不明顯,不適合修觀。
16.何謂中國、邊地。
答:中國是指有佛或僧眾弘揚佛法的地方。反之,就是邊地。
試述暇滿難得的涵義?
答:
人身固然難得,但如果想再進一步學佛修行,那麼,不單只要得到人身,還要擁有「暇滿」的人身。「暇」是閒暇的意思,也就是有時間;「滿」是圓滿的意思,也就是有足夠的條件。「暇滿的人身」,是指不會投胎到沒有修行機會的地方,或是轉生為不俱足修行條件的眾生。一般而言,俱足「八種有暇」和「十種圓滿」的十八暇滿人身,才有機會學佛。以下介紹何謂「八無暇」及「十圓滿」:
八無暇
「八無暇」是指缺少閒暇和機會學佛的八類眾生:
1. 地獄:地獄道被無盡的痛苦所折磨,不可能聽聞佛法。
2. 餓鬼:餓鬼道在飢渴之苦中過日子,沒有機會修行佛法。
3. 畜生:畜生道愚痴迷惑,無法理解佛法的意義。畜生種類不一,亦各隨因受報,或為人畜養,或居山海等處,常受鞭打殺害,或互相吞噉,受苦無窮。
4. 長壽天:此天以五百劫為壽,即色界之無想天;無想者,以其“心想”不起,外道修行多生此處。長壽天的天人迷於定境,對佛法沒有興趣。
5. 邊地:此地人壽千歲,命無中夭,貪著享樂而不受教化,是以聖人不出其中,不得見佛聞法。
6. 邪見:雖具世智辯聰,唯沈迷學習外道經書,不信三寶、因果、出世正法的邪見者。
7. 無佛:由於業重緣薄,生在佛前佛後(即無佛出世或佛法滅後),不得見佛聞法的人。
8. 瘖啞愚痴:此等人雖生在有佛法地方,然而業障深重,過於愚痴或聾或啞等諸根不全,雖值佛出世,而不能見佛聞法。
前四類眾生是因為沒有獲得人身,而無暇(沒有時間)修行。後四類眾生是已獲得人身,卻沒有機會學佛修行的眾生。
如果你沒有生於「八無暇」的條件下,這表示你已得到了寶貴的人身。但想修行佛法,還需要俱足十種圓滿的修行條件,稱之為「十圓滿」。
註:據【增一阿含經】卷十六載,奉持八關齋法,可對治此八無暇。
十圓滿
「十圓滿」分為兩類:一類是五種自己必須具備的圓滿,稱為「五自圓滿」,另一類是五種他人給予自己的圓滿,稱為「五他圓滿」。
一、五自圓滿:
(1)得人身。
(2)生中國(生於有佛法之地)。
(3)諸根具足。
(4)無宿業顛倒、未造五逆重罪。
(5)深信三寶。
二、五他圓滿:
(1)值佛住世。
(2)佛轉法輪。
(3)佛法住世。
(4)僧團住世:得善知識慈悲教導。
(5)修持因緣具足:有悲憫心之施主佈施,而能有時間修學佛法。
Report abuse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