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如意精舍
首頁
法師簡介
法會與活動資訊
2024心靈環保成長營
2023心靈環保成長營
2022心靈環保成長營
2020心靈環保成長營
2019心靈環保成長營
2018心靈環保成長營
線上讀書會
佛法概論
成佛之道
優婆塞戒經(第一冊)
優婆塞戒經(第二冊)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心經
百法明門論
八識規矩頌講記
佛法問答
學習資源
聯絡我們
如意精舍
首頁
法師簡介
法會與活動資訊
2024心靈環保成長營
2023心靈環保成長營
2022心靈環保成長營
2020心靈環保成長營
2019心靈環保成長營
2018心靈環保成長營
線上讀書會
佛法概論
成佛之道
優婆塞戒經(第一冊)
優婆塞戒經(第二冊)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心經
百法明門論
八識規矩頌講記
佛法問答
學習資源
聯絡我們
More
首頁
法師簡介
法會與活動資訊
2024心靈環保成長營
2023心靈環保成長營
2022心靈環保成長營
2020心靈環保成長營
2019心靈環保成長營
2018心靈環保成長營
線上讀書會
佛法概論
成佛之道
優婆塞戒經(第一冊)
優婆塞戒經(第二冊)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心經
百法明門論
八識規矩頌講記
佛法問答
學習資源
聯絡我們
提問四
提問三
返回成佛之道
提問五
第一章 歸敬三寶 依法以攝僧....皈依真實義
1、佛陀依據什麼來集結僧眾?
A:佛不是依自己的才能,所以佛說:『我不攝受眾』。佛是依法以攝受來集結僧眾。
2、如法組合的僧眾有何根本特色?
A:如法組合的僧眾,以「和樂淨」三者為根本特色。
樂:安樂。僧眾在事和或理和的集團中,都能身心安樂,精進修行。
3、試論「和合」之涵義。
A:和:分為事和跟理和。
事和:又分為六,名六和。
1.見和同解:大眾有一致的見解,思想的統一。
2.戒和同遵:大眾奉行同一的戒律,規制的共同。
3.利和同均:大眾過著同樣的生活受用,經濟的均衡。
4.身和同住:行為上,不侵犯別人。
5.語和無諍:語言上,和諧無諍。
6.意和同悅:精神上,志同道合。
理和:佛弟子證到的真理-法或涅槃,內容是一樣的。而且是通於出家在家的單是事和,是世俗僧。理和是聖義僧。佛在五濁惡世,著重事和。
4. 何以言僧團有清淨的特色?
A:淨:清淨。在和樂的集團中,互相勉勵,互相警策;如有了罪惡,也能迅速的懺悔清淨,僧團才能健全。
5. 為何僧伽名為眾中尊?
A:從自修到身心清淨來說,僧伽是使我們得安樂得清淨的殊勝因緣,是陶賢鑄聖的大冶洪爐。從利他的弘揚佛法來說,僧伽是推動佛法的集體力量。僧伽為三寶之一,佛弟子應該皈依禮敬僧伽。在各宗教的僧眾當中,奉行佛法的僧伽最為尊勝,所以,稱為眾中尊。
6. 為何不要任意呵毀、衡量僧眾。
A:僧眾這麼多,有聖僧也有凡僧。有持戒清淨,也有毀戒不清淨。在家弟子若見有不清淨、不如法的,應承認這是出家人的僧事,自有僧伽依照一定的規律去處理。切莫隨便喝毀僧伽全體,一人或少數人。
7. 試論僧伽住持正法的重要性。
A:法是真理,佛是真理的發現者,僧是佛法真理的傳承者。佛法始終是由出家僧而延續下來。如果沒有僧伽住持正法,佛法早已亡失,現在的人也沒有機會聽聞正法了。
8. 何謂住持三寶與化相三寶?
A:住持三寶:是佛滅後,佛教流傳於世間時的三寶。佛是指佛的塑像或畫像。法是指三藏經典或古今大德的法義。僧是指出家眾。
化相三寶:佛在世時,釋迦佛是佛寶。佛當時的教說是法寶。隨佛出家的僧眾是僧寶。
9. 試述三寶的功德。
A:論就到真實的歸依處,是三寶的真實功德。略說二類:
第一類:
佛:佛的無漏功德。
聲聞: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之見。以五種的功德法成就佛身,叫做五分法身。
大乘:無上(四智)菩提所攝的一切無漏功德。
法:正法或涅槃。
僧:有學無學的無漏功德是僧寶。依聲聞乘來說,是四雙八輩的無漏功德;依大乘來說,是菩薩攝得聲聞、辟支佛的無漏功德。
第二類:究竟圓滿最清靜法界。
佛:大乘教所說究竟圓滿所顯得最清淨法界(攝得體相業用)。
法:遍十法界而不增不減、無二無別的法界(或名真如、實相)。
僧:少分顯現清淨法界。
10. 何謂五分法身、四智、四雙八輩?
A: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之見。以五種的功德法成就佛身,叫做五分法身。
四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
四雙八輩:出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
11.【無漏有為】與【無漏無為】的差別?
A:三寶的真實功德--真實的三寶,是無漏的,是不與煩惱雜染相應的,也不為煩惱雜染緣起的。又是性清淨的:無漏的有為功德,稱為清淨;無為功德,不但是離垢清淨,在雜染中,也還是本性清淨的。
12. 佛教重視像教的理由何在?
A:從佛法化導世間、利益眾生來說,不但應該歸敬於真實的三寶功德,也應歸敬於世俗事相的住持三寶(佛世為化相三寶)。因為,但歸於世俗,不免流於形式的崇拜;專重勝義(真實),不免過於高深,不是一般所能明了。所以必須歸依現實事項的住持三寶,依此進向真實三寶。
13. 歸依誓詞中的【護生】作何解釋?
A:護生的護字,包括愛護、救護、保護。我們通常都提倡愛護動物,既然是愛護眾生,保護眾生,當然就不應該殺生,不應該取眾生的命。
護生包括不自手殺、不讚嘆殺、不隨喜殺、不教他殺。受戒的人必要遵守這些。即使你袛是皈依三寶,未曾受戒,也要盡量培養你的慈悲心,對眾生要愛護、救濟,對人當然是更要愛護、救護。
護生二字,除不殺生之外,也包括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這些都同護生有關係的。
請參閱
http://www.buddhismmiufa.org.hk/buddhism/special/register.htm
14. 對三寶最上等的供養方式為何?
A:最上的供養,是依從如來的教法、聽從僧眾的指導而切實奉行。
15. 試述皈依三寶的功德。
A:
一、成為佛弟子。
二、是受戒的基礎。
三、減輕業障。
四、能積集廣大福德。
五、不墮惡趣。
六、人與非人都不能嬈亂。
七、一切好事都會成功。
八、能成佛道。
16. 就歸依得意義而言,佛法不共外道之處為何?
A:其他宗教的教主、教法、教徒,沒有能究竟離染污的,也沒有具足功德的。歸依外道無法得到有為功德的安樂,也無法得到無為功德的安穩。安穩指的是涅槃的究竟常樂而言。
17、試解釋『自依止、法依止、不餘依止』。
A:這是要弟子們依仗自力,要自己依著正法去修學,切莫依賴別的力量。從表面來看,歸依是信賴他力的攝受加持;而從深處來看,這只是增上緣,實是激發自己身心,願其實現。
Report abuse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