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依戒生定,是在三業清淨的基礎,修得清淨的禪定(三昧、瑜伽 等大同小異),為內心體驗必要的修養法。印度從奧義書以來,已極其流行。釋尊參學時,也曾學過。佛雖不滿於一般的禪,但從引發真慧來說,不能不說是方 便;所以在佛法的德行中,還是有此一著。習定的方法,儘可不同,但大扺調身 、調息、調心,使精神集中而歸於平靜。這有一重要事實,即修習禪定,必以離 欲為先。如貪戀一般的現實生活,那是不能得定的。換言之,非鄙視──輕視現 實生活,而傾向於內心──身心的理想生活不可。厭人間,欣天國;厭此間,慕他方,都可以得定的。禪定的本質,不外乎厭此欣彼,厭塵欲而欣心樂。由於禪 定的離欲,所以初下手時,先「呵五欲」──對於微妙的色、聲、香、味、觸, 認識他的過患而厭棄他,尤其是男女欲。三界中的欲界,側重於五欲及性慾。非離這物慾與性慾,即不能得定,不能生色界天,色界是沒有這些欲的。所以如不能依定發慧,那末厭離物慾,厭離男女欲,專心修定,即是外道的天行。印度一般的出家者,即是這樣的。佛法的出家生活,也即適應這一類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