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在家的信眾,於五法而外,對心情怯弱的,每修三念:唸佛、唸法、 念僧。或修四念,即念三寶與戒。或再加念施;或更加念天,共為六念,這都見 於『雜阿含經』。這主要是為在家信眾說的,如摩訶男長者聽說佛與僧眾要到別 處去,心中非常難過(雜含卷三三‧九三二、九三三經);還有難提長者(雜含 卷三0‧八五七、八五八經),梨師達多弟兄(雜含卷三0‧八五九、八六0經 )也如此。訶梨聚落主身遭重病(雜含卷二0‧五五四經);須達多長者(雜含 卷三七‧一0三0經等),八城長者(雜含卷二0‧五五五經),達摩提離長者 (雜含卷三七.一0三三經)也身患病苦。賈客們有旅行曠野的恐怖(雜含卷三 五‧九八0經);比丘們有空閒獨宿的恐怖(雜含卷三五.九八一經)。這因為 信眾的理智薄弱,不能以智制情,為生死別離,荒涼淒寂的陰影所惱亂,所以教 他們念──觀想三寶的功德,念自己持戒與佈施的功德,念必會生天而得到安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