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如意精舍
首頁
法師簡介
法會與活動資訊
2024心靈環保成長營
2023心靈環保成長營
2022心靈環保成長營
2020心靈環保成長營
2019心靈環保成長營
2018心靈環保成長營
線上讀書會
佛法概論
成佛之道
優婆塞戒經(第一冊)
優婆塞戒經(第二冊)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心經
百法明門論
八識規矩頌講記
佛法問答
學習資源
聯絡我們
如意精舍
首頁
法師簡介
法會與活動資訊
2024心靈環保成長營
2023心靈環保成長營
2022心靈環保成長營
2020心靈環保成長營
2019心靈環保成長營
2018心靈環保成長營
線上讀書會
佛法概論
成佛之道
優婆塞戒經(第一冊)
優婆塞戒經(第二冊)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心經
百法明門論
八識規矩頌講記
佛法問答
學習資源
聯絡我們
More
首頁
法師簡介
法會與活動資訊
2024心靈環保成長營
2023心靈環保成長營
2022心靈環保成長營
2020心靈環保成長營
2019心靈環保成長營
2018心靈環保成長營
線上讀書會
佛法概論
成佛之道
優婆塞戒經(第一冊)
優婆塞戒經(第二冊)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心經
百法明門論
八識規矩頌講記
佛法問答
學習資源
聯絡我們
提問一
返回成佛之道
提問二
成佛之道 佛法是理智的宗教 2017.10.3
1. 哪兩項觀念使人們不能完整的把握佛法?
A:1.因為佛菩薩是觀機逗教,根據眾生不同的根基,給於不同的教法。所以佛法的教法是多采多姿,有些甚至還是相反的。如果眾生無法在龐雜的教法中統貫,便會覺得無所適從。
2.所以在這龐雜的教法當中,法法之間有其內在的關聯性,看起來好像似乎都一樣。所以有人就會以為一法等於一切,不需去廣遍修學一切法。
2. 天台與賢首的功績與偏重為何?
A:功績:統攝了全部的佛法,組織成修行的深淺次第。顯現出彼此之間的差別及關聯性。
偏重:重心在圓教。
3. 試述太虛大師及宗喀巴大師對佛法的判攝。
太虛大師的判攝: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
宗喀巴大師的判攝︰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上士道。
4. 何為端正法?
A:端正法就是布施、持戒、生天之法。(包含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後兩天要修定才能生於該天。)
「如諸佛法,先說端正法,聞者歡悅,謂:說施、說戒、說生天法。」《中阿含經》
5. 為何集經者對「端正法」總略而不詳?
A:因為佛法的重心在於出世。端正法不是出世法。
6. 針對以【念死】作為入道門的方式,太虛大師的論點為何?
A:不念死也可薰修人天善業。著重薰修十善正行,不廢世間資生事業,也可以依人乘正行而趣向佛乘。
個人思考:為何宗喀巴大師要以念死作為入道要門?
因為佛法重心在出世。如果沒有出離心,耽溺於人天善法,還是無法究竟。但缺點是常常無法激發真正的大乘心
7. 試比較正常道與方便道。(參考如源法師 成佛之道講義)
A:正常道:由人直趣佛道。
方法:以大乘法理融入人間正行。依人乘正行而趣向佛乘。
次第:修人乘十善正行趣向佛道,攝得五乘及三乘共法的功德而趣向佛道。
方便道:由天乘趣入佛道。二乘迴小向大趣入佛道。
Report abuse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