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根,即為善與惡的根本特性,其他善惡心所,都依此 而生起。三不善根,即貪、瞋、癡。貪是有情自體與環境的染著;癡──無明是 對於有情無情到切事理的蒙昧;瞋是對他──他人的不能關切,不能容忍的敵視。據真諦譯『隨相論』說:「如僧祗等部說:……煩惱即是隨眠等煩惱,隨眠煩 惱即是三不善根……,由有三不善根故起貪、瞋等不善」。這可見一般粗顯的貪、瞋、癡,從隱微的,潛行的染根──三不善根而生,三不善根即是隨眠。但上 座系的學者,以三不善根為欲界粗重的不善,於是乎別立三無記根或四無記根, 其實無記根不是經文所說的。四無記根的無明,為隱微的蒙昧心,從不同的性能 來分別:我見即癡分,我愛即貪分,我慢──自恃凌他即瞋分。於隱微蒙昧的覺了中,有此我見,我愛,我慢,成為有情識的──極深細的本質。這實為三不善根的內容,不過解說不同。此不善根為一切不善心所的根源;隱微蒙昧雖不是嚴 重的惡心,但到底是不清淨的。